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

坐在坟头思考人生2021-08-10  167

导读:时尚养生网导读: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我们知道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,但现实生活中不少瘦子也会得糖尿病,那么,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?看看下面的介绍吧。一、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主因是代谢紊乱:虽然糖尿病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,但目…

时尚养生网导读: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我们知道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,但现实生活中不少瘦子也会得糖尿病,那么,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?看看下面的介绍吧。

一、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主因是代谢紊乱:

虽然糖尿病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,但目前可以肯定,引起糖尿病基本原因有两个,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,肥胖只是环境因素中的一种。“瘦糖友”多为Ⅰ型糖尿病患者,而Ⅱ型糖尿病有胖有瘦。

专家介绍,一般来说,瘦人得糖尿病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。胰岛素缺乏,人体不易储存能量,身体不胖反瘦。此外,工作生活节奏加快,工作和心理压力大,极易导致体内胰岛素代谢紊乱。在此作用下,清瘦型的人也会患上糖尿病

一项最新调查发现,1/4的瘦人因为“代谢性肥胖”而属于糖尿病前期。代谢性肥胖,也被俗称为“偷胖”,是发病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。这些人身材苗条、体重正常,但体内脂肪超过健康标准,生活习惯也不健康。

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

专家表示,这类人体内的脂肪会给身体(包括主要内脏器官)造成巨大压力,导致高胆固醇和血液循环不畅等一系列问题。

除了盲目减肥的人,新陈代谢快的人也可能是“偷胖”的瘦子。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瘦而无需关注饮食和锻炼。糖尿病的发病过程通常在10~30年,但一些人在确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之前,对自己的情况一无所知。

“偷胖”的瘦人由于身体缺乏肌肉,往往更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,罹患糖尿病的危险会因此增大。研究发现,偏瘦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肥胖糖尿病患者。

二、哪些瘦子风险更高呢?

1、有糖尿病家族史。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;

2、向心性肥胖或“隐性肥胖”的人。他们看上去不胖,但肚子上的脂肪却很多。体质指数看似正常甚至偏低,但内脏脂肪含量却过高,这类人需尤其警惕,更应注意监测腰围、腰臀比;

3、有巨大儿生产史的女性。很多孕妈妈营养过剩,胎儿过大,这不仅加大了产妇分娩时的困难,而且也增加了产妇日后患糖尿病的危险。怀孕期间要注意检测血糖,做到营养均衡最重要,并非吃得越多越好;

4、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育龄女性。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,而这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
三、瘦子如何预防糖尿病呢?

1、避开软饮料。这有助于减少体内毒素。软饮料中的人工甜味剂会干扰人体代谢。一些零热量软饮料的危害堪比油炸食物,也应避免。

2、多练举重。偷胖的人体内脂肪多而肌肉少,少跑步多举重(哑铃等)是增强肌肉质量、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简单方法。举重还可激活核心肌肉群,增强身体各器官功能。

3、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。三文鱼和沙丁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稳定胆固醇水平。

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

4、多喝淡茶。喝茶有助于放松心情,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,而压力正是导致身体偷胖的一大原因。

5、保持充足睡眠。睡眠不足会刺激皮质醇产生,改变新陈代谢,增加对碳水化合物,特别是糖的渴望,导致腹部脂肪增多,肌肉组织减少。早睡早起,每晚保持7~8小时睡眠,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。

四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远离糖尿病

1、吃肉前喝两勺醋(注意空腹食醋易得胃溃疡)。研究发现,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,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。如不习惯喝醋,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。

2、减轻5%的体重。哪怕你非常肥胖,而且不锻炼,但只要体重减轻5%,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%。

3、每天走路35分钟。研究发现,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。每周走路4小时,每天35分钟,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%。

4、多喝咖啡。研究发现,每天6杯咖啡,糖尿病危险降低29%—54%;每天4—5杯,降低约29%;但每天1—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。

5、买食物看清高纤维标志。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,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,可降低乳腺癌、糖尿病、高血压及中风危险。

6、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次。美国研究发现,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,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。

7、火腿香肠要少吃。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,糖尿病危险会增加43%,罪魁祸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剂。专家建议,应偶尔吃肉,多吃蔬菜

瘦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

8、肉桂有助降血糖。专家发现,肉桂有助于降血脂,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。肉桂粉可撒在咖啡里,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冲水喝。

9、做事前3次深呼吸。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。专家建议,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,以减小压力。

10、不要独居。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.5倍。专家建议,即使独居也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

11、45岁后多关注血糖。血糖指数为100—125毫克/分升的人,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。专家建议,45岁后、肥胖者、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,应多关注血糖。

12、睡眠在6—8小时之间。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,糖尿病危险翻番;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,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。

展开全文

为您推荐


本文地址: https://yangsheng800.com/read-49382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时尚养生网(本网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时尚养生网(本网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
相关阅读

最新回复(0)